close
為古城細微變化點贊

生在舊社會,長在紅旗下,我在西安這座十三朝古都生活瞭近八十年,見過無數風風雨雨。我目睹瞭舊台灣電動床工廠西安的“一窮二白”,見證瞭新中國成立後,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安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今個兒,我不誇頌唐風漢韻古意濃,碧波繞城添秀色,大水大綠生態美,藍天白雲映古城,四通八達路網密,城市面貌日日新,單單為街巷的細微變化點贊。

病殘的我,在酷暑難耐的夏季,天寒地凍的冬季,通常是囚在傢裡足不出戶的。冬去春來,沐浴著明媚的陽光,我拄著拐杖,一條腿拖著另一條腿,在傢門前平坦的人行道轉悠。驚喜地發現幾幢居民樓的門口,小車傢巷的西口、橫巷的東口、大車傢巷南、北巷口人行道上的臺階,皆變成瞭平整的盲道和平齊的坡道路面。

於細微處見執著。一個城市的形象,更多體現在一些細節上。城市建設在“抓大”的同時,也不可“放小”,隻有“大小”兼顧,大都市的功能設施才能更加完善。平齊的坡道路面,看似細小,但對老弱病殘來說可是大事。幾個臺階,健康人抬腳就可跨越,但對於殘疾人,它就是難越的坎兒。一次我去巷口北面的南院門中醫醫院看病,當我拄著拐杖,小心翼翼地下臺階時,誰知拐杖“哧溜”打滑,腳竟然像軟面條似無力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說時遲,那時快,四五個兄弟姐妹,將我這一米八的老漢攙扶起來,讓我深感社會大傢庭的溫暖。但回想摔傷時鉆心的疼痛,真是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”,此後生怕上下臺階出現閃失,再也不敢獨自出門上街瞭。

現在好瞭,平整的坡道路面,為殘疾人排憂解難,消除瞭腿腳不便殘疾人出行的首要障礙,幫助他們融入社會。從此,我常興致勃勃、泰然自若地在古城大街小巷自由漫遊電動床,輕松愉快地與健康人共享美景。一次,當我悠哉地溜達到和平門時,巧遇文友劉裕泰老弟。他驚喜地問我,魯大哥,你咋從車傢巷浪到下馬陵來瞭呢?我樂呵呵回答道:古城變化日新月異,我要把西安如詩如畫的美景看個夠!

想不到我這殘疾老人,由於行走的無障礙,還能為社會奉獻餘熱哩。我無償為南院門街道舉辦“清風凝正氣 勤廉促和諧”詩歌朗誦會和新春演講比賽擔任評委,為社區居民大院中小學生義務輔導作文;我應邀到鐘樓小學,報恩寺街小學進行作文輔導報告,向西安市八中、西師附小,山區小學等贈送圖書兩千五百餘冊,多次在街頭義務宣傳低碳環保。

無障礙建設綻放的細節之美,還給傢庭帶來慰藉,讓殘疾人也可以有所作為。實話實說,幾十年來,“仙”妻不僅包攬瞭所有傢務活,將三個兒子撫養成人娶瞭媳婦,而且無怨無悔照顧我。經過9個多月的實踐證明,我的確為“仙”妻減負瞭。比如再也不用“仙”妻攙扶我去醫院檢查身體、看病瞭;每月可到銀行領取退休金,交納電費、電話費、水費;還可以買菜或領小孫子去逛超市。

“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”。2009年10月中旬,我不幸痛失老伴,傢庭猶如天塌地陷,古稀身殘的我一日三餐便成瞭大問題。好在大街小巷平整的坡道路面,行走安全又方便,傢門前的大車傢巷以及附近的南院門、粉巷皆是美食街。我出門就可以咥一生百吃不厭的葫蘆頭泡饃、牛羊肉泡饃、三鮮煮饃,還可以品嘗牛肉拉面、棍棍面、褲帶面。我自由地進百傢飯館,品味出鮮美,品味出時尚。

痛失老伴兩年後,正值中年的兒子又遭意外離世。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巨大打擊,使原本腿殘的我,又患上瞭致命的心血管疾病。好在近幾年公共設施越來越人性化,小兒子用輪椅推我到西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4次,住院4次,一路暢通無阻。醫院門診部、住院部也為殘疾人設置瞭綠色通道,上下樓十分方便快捷。4次住院,白衣天使皆對我說:“多虧送的及時。”我兒子代我回答:“感謝便捷無礙的交通大道,和醫院一路暢通的綠色通道!”

親朋好友告知我說,我市對主城區內200多台灣電動床工廠條道路、20多個城市廣場進行瞭無障礙設施專項改造。無障礙建設的細節,真是直接關系著老弱病殘群體的幸福指數,使我市57.8萬殘疾人、123萬老年人受益。正是西安無障礙建設的細微變化,彰顯出市政府對電動床老弱病殘群體的人文關愛,彰顯出中國社會在公共生活層面的進步。這些城市建設中的點滴變化,正是讓市民有瞭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一環。



B02B5060D57B8A28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
    全站熱搜

    djx777xl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